蒙顶茶:雅安新三雅、新八景的千秋故事

发表时间: 2022-11-25 18:28


欢迎关注shijiechayuan-ms

蒙顶山茶

中国十大茶叶品牌


QIAN QIU MENG DING

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

中国是茶的故乡。


中国饮茶起始,

人人言殊,莫衷一是。



不过说到茶,

自然有蒙顶山一席之地。

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人工种茶最早的地方,

就是蒙顶山。


蒙顶山也是与峨眉山、青城山齐名的

“蜀中三大名山”之一。


QIAN QIU MENG DING
蒙顶山·成因



云雾缭绕的蒙顶山

因背靠青藏高原寒流,前迎成都平原热气流,冷热交替形成多云、多雾、多雨的气候特征,自古就有“西蜀漏天,中心蒙山”之说,常年烟雨蒙蒙,雨雾茫茫,蒙顶山之名就因此得来。
皇茶园

特殊的气候条件同时也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良生态环境。早在公元前53年,蒙顶山药农吴理真即在采药的时候偶然发现了野生茶树的药用价值,经过满山遍野地收集,一共找到七棵,一并种植在蒙顶山的五峰之中,七株茶树长势优良,所产茶叶品质特佳,从此开始了蒙顶山茶叶种植的历史。
如今,蒙顶山茶早已名扬国内外。

蒙顶山·景致


春季的蒙顶山景区绿树成荫

蒙顶山有春香、夏凉、秋览、冬雪四大景观,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四时之景皆不相同。还有古语道“蒙顶旷览绝天下、蒙顶夏凉甲天下、蒙顶名茶扬天下、蒙顶佛经传天下、蒙顶补天盖天下”之说。
尤其是深秋时节,蒙顶山景区天盖寺前,千年银杏树下,游客如织。出现在游客镜头的,是那满地金黄的银杏叶子,是那代代传承的茶技表演……每一帧画面都让人惊艳。

蒙顶之秋
12株银杏树,被称为“蒙顶十二钗”,有着2200多年历史,这种环抱的古银杏群在四川省乃至全国都比较罕见。
蒙顶山·文化


在蒙顶山上,留住人的,还有那甜香浓郁、味甘鲜醇的蒙顶山茶。尝过的人,对其味道赞不绝口。
说起茶,不得不谈一谈茶文化。
蒙顶山是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
蒙顶甘露

茶文化在汉民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又如在汉朝,茶叶已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
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在蒙顶山,不仅有天盖寺、皇茶园、甘露井茶文化历史遗迹。
在这里,还有碑廊、阴阳石麒麟等儒家文化建筑。
甘露灵泉院牌坊

儒家文化建筑出现在蒙顶山,其实也不奇怪。
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儒家文化倡导的其中一点就是“修身存养”,蒙顶山茶正好契合。品茶最讲究一个“静”字和有序的品饮,以求得外在与内心的平静。
这里还有16处茶马古道遗址申报的保护群;有厚重的红色文化,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内陈列着红军1935年11月进入名山后的活动史实。2004年,省政府要求重建,并授予蒙顶山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为“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
位于蒙顶山景区的百丈关战役纪念馆


蒙顶山·奇特
01


蒙顶山怪图


据说,从地图上看,有北京的研究员无意间发现:蒙顶山的阴面,在卫星地图上呈现出一副奇特的图案,左边是一只麒麟,右边是一个带着羽毛头冠的武士。整个图案方圆几十平方公里,非常生动。后来,经过实地寻觅,找到了现实中的这幅图案,证实了它的真实存在,但对于它的形成原因还没有找到科学答案。

02


打开井盖就能下雨的古井


蒙泉井位于皇茶园旁,又名“甘露井”,侧立“古蒙泉”二碑。石栏镌刻二龙戏珠。为甘露大师种茶时汲水处。县志载“井内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口盖之以石”。取此井水烹茶则有异香。
03


永远半湿半干的麒麟石碑
在蒙顶山皇茶园的入口,有一尊奇特的千年阴阳石麒麟浮雕,是由同一块石料雕刻而成的,却终年呈现身干足湿的状态。
石麒麟

据了解,该浮雕是明代天启二年修甘露灵泉院时,选蒙顶山之特殊石料雕刻而成。屏风的正面浮雕麒麟是中国的吉祥物,麒麟头顶辽阔之云天,足踏翻腾之海水,头部和足下布满了青苔,而身子却呈现出干燥的石质。
这尊浮雕的奇特之处在于,麒麟头部和足下终年潮湿,身子终年干燥,这一奇特现象正应了“头顶云雾,足踏海水”之说。
来源:雅安日报



蒙顶山茶

中国气候好产品


春——采茶 夏——纳凉

秋——骑游 冬——喝汤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世界茶源·中国茶都

诚邀您的到来

世界茶源生态名山欢迎您的关注

电话:0835-3233120

协办:

名山区摄影家协会

四川省企业家摄影协会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