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玉的印章艺术:秦印章法形式浅析

发表时间: 2023-10-03 10:44

引言

秦印,一般是指秦国以及秦统一之后所使用的印章。秦朝对于官印的记载,秦代的官印无论在文字的选取、印章的形制、印纽的使用、印绶的配色等等,均有着严苛的制度。秦代官印已有一定的制度,不像战国时代的官印大小相差悬殊,式样变化很多,地方色彩相当浓厚。

一、洮砺发剑虹贯日,印章不琢色蒸栗

官印中所表现出来的从印制到形式上的规范性,其中在尺寸是多控制在2-3公分见方,这种统一的印制在六国官印是没有的。

在六国印中秦印同楚系印章在形式上存在诸多相同之处,但是楚系印章中在尺寸上没有秦印统一;在晋系印章当中尺寸是相对统一的,但是它与秦印有着极大的区别,那就是晋系玺印多阔边朱文的形式,而秦印中多是白文印。

在其他几个国家的印章就与秦印有极大的区别了。燕系玺印中的“日庚都萃车马”这种7公分左右的巨型印在秦印中是没有的,另外长条形的朱文玺也在秦官印中尠见。

齐国官玺中上边带有小突起,被称为“上出”形的异形玺也是秦印中所没有的,齐系官玺中还又出现过圆形的朱文玺印,这在秦印中也是不曾见到的;以及在官玺中的不规则形在秦官印中所不见,偶见于秦私印当中,如“左征玺”的形式。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刚毅戾身,事皆决于汉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赦”。

若是说秦印的统一中还带有六国印的遗绪,则表现在私印形式的丰富性中。在秦官印中普遍存在的是“方形印面”“长方形印面”;而私印在官印基础上所增加的“圆形印面”“椭圆形印面”等形式,秦官印的统一是因为其相较于六国印在尺寸上而言,那么丰富性则就表现在秦私印的形式上。

秦印的章法形式是印章史中所记载最为丰富的。虽然,秦印在用字的数量上同其他朝代没有过多的改变,但是,形式上却千变万化,有“方形”“半通形”“圆形”“椭圆形”等等。

在章法上也是有“一字式”“二字式”“三字式”等等。笔者在此文中较其他文章的分类方式有所不同,采取以“字式”与“形式”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分类的方式。

首先,这种方式可以直观的看到在秦印当中都存在多少中印式,其次,每一种“字式”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都存在什么样的处理方式,如“一字式”“二字式”“三字式”的圆形印面都有何种形式。

在秦的印制方面,秦官印中存在齐楚的某些范式,如“界格的使用”但也基本改变了六国玺印中的诸多要素;另外在器物上有“咸市”、“咸亭”等烙印文字,标明其产地为秦咸阳。但其纹样,带有楚的风韵,当吸收了楚文化的因素”。

二、虎头点点开金粟,犀首累累佩印章

在私印方面,即使在秦私印中还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做到全面的统一,但是已经可以看到私印中对于官印印制效仿。这种秦开创的“方寸玺”之制,成为中国古代长时期公用印的基本标准。

在秦印某些形制的印章当中,有存在个别形制的原因对文字产生出极大的影响,如正方形印面中的“二字式”章法,这种形式所分割的空间布局多是两个长方形,在这种形式的印面中所采用的入印文字,更加贴合修长的秦篆书形态,这种外在形制影响的文字结形态的改变不仅仅在正方形印面当中。

秦印中大量出现的圆形印章中也广泛存在这种情况。虽然这种圆形印章多出现在秦代的私印当中,但是这却从侧面映射出一些章法形式中所带来的问题,这种形式所带来的章法是方形印章所不具备的。

在这种圆形印面当中,文字大多数是要配合印面的外部形态而设计的,正是这种因形制导致字法的变化,从而也产生了章法的改变现象。

《六书源起》记载:“秦书八体,五曰摹印。秦以小篆同文,则官私印章,宜用玉箸。”

孙光祖在此处的论述正是指出了由于印面的形制,从而决定了印字须改变为方形的规律,这也暗合了形制对印章章法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处孙光祖用“以印为称”来解释,大概就是笔者所谈论的形制,所带来的整体章法中的变化的原因。

秦印章中的部分文字虽然在战国古玺印中有存在,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对于古玺印的制作与使用并没有严苛的规定,故而没有特定的形式章法,表现出了一种百花齐放的创作状态。但是至秦统一六国后,印章在使用与形制方面开始有所约束。

三、棋局何妨烂樵斧,印章终欲博渔蓑

秦代的印章,从文字的取用,印章的形制,界格的使用等方面存在严苛的规章制度,这种制度是自官印至私印的全面覆盖。在所有的这些改变当中,最主要的当数文字的统一,文字作为印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形态的改变对于印章的章法存在着重要的影响。

在文字方面,战国时期秦国的印章与东方六国印章,有着很明显的差异,秦国的文字形态同西周时期的文字较为接近,而同色彩斑斓的六国文字则显得格格不入,这于当时的文化环境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关系。

《篆刻学》记载:“秦制惟天子诸侯得称玺。汉旧仪曰:秦以前,民皆以金银铜犀象为方寸玺,各服所好。秦以来时,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秦于西北边陲之地,与东方各国相对隔绝,故而在经济文化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保守性。而恰恰是这一原因间接导致了秦国延续了殷周文化之正脉。

在文字方面也延续了西周晚期的秦文风格面貌,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变,但同六国文字的多样性相比,在继承西周文字方面则显得血脉纯正。

秦代印章中的文字,仅仅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做了部分调整来迎合这种印面关系,但是在入印文字的使用上,依然存在着小篆中的某些圆转的形态。

秦印这种入印文字的改变,使它并不像先秦各国中印章文字那样神秘莫测,缺少一定的规范性,但是相较于汉印的中的文字又多了几分活泼生动之态,这种活泼感表现在入印文字的线条、结构及外轮廓等方面,使之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章法环境。

“和谐统一”是印章章法成立的必要前提。而部分秦印的文字原因,很难像汉印文字那样排叠整齐,那么秦印界格的使用极大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界格,是秦印章法中的重要标志,是秦印章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界格的运用对秦印章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印章当中的外部边框与印章中间的分界,共同形成了印章中的界格,在秦印当中这种界格的使用有效的使动态强烈的秦文字和谐的进行统一,并且界格的使用也成为其章法上的主要标志。

结语

在古印当中,秦代是使用界格最普遍的时代,站在审美角度来观察秦印,界格的使用似乎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在秦印当中,界格的使用看似对秦文字起到一定程度的约束作用,其性质乃是秦文字的附庸,但从当下审美观的角度,界格却不全是秦文字的附属品,其二者应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作用。

参考文献:

《史记·秦始皇本纪》

《篆刻学》

《六书源起》